日期:2025-08-15 05:06:47
把加沙的人间惨剧全都算在内塔尼亚胡一个人头上,这事儿办起来简单,也让很多人心里舒坦。尤其是在美国,不少民主党人正乐于这么干,他们一边高喊支持以色列,一边把枪口对准内塔尼亚胡,试图把他塑造成唯一的麻烦制造者。
这种操作确实巧妙,既能安抚党内越来越不满的选民,又能避免去触碰那个真正棘手、真正要命的问题。但这种甩锅行为,不过是一种政治上的障眼法。它让人们的视线聚焦在一个人的身上,却恰恰忽略了以色列整个国家机器中更深层次、更结构性的矛盾。
一个方便好用的替罪羊
最近美国政坛的风向确实变了。参议院里,相当一部分民主党议员居然投票反对向以色列提供攻击性武器,这在几年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这说明,民主党高层和基层选民在以色列问题上的巨大分歧,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的地步。
加沙的状况实在太惨了。在过去两年里,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让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死亡人数触目惊心。加沙甚至成了全球儿童截肢比例最高的地方,无差别的轰炸把那里夷为平地,而严密的封锁则让饥荒近在咫尺。
面对这种惨状,任何试图为以色列辩护的言论,都会让那些标榜“温和自由派”的民主党人形象扫地。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出口:把内塔尼亚胡个人和以色列国家切割开。他们的逻辑是,加沙的悲剧不是以色列这个国家的问题,也不是犹太复国主义的问题,纯粹是内塔尼亚胡这个右翼总理的个人选择。
问题远不止换掉一个人
这种说法很有迷惑性,因为它暗示只要换掉内塔尼亚胡,一切就能重回“正轨”。然而,现实远非如此。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一个人,恰恰是对以色列政治现实的严重误读。
事实上,以色列政治光谱整体向右偏移,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内塔尼亚胡能够长期执政,并且推行如此强硬的政策,绝非只靠他一己之力。他的背后,是以色列社会中一股强大的、支持排他性民族主义的政治势力。
即便是在所谓的“最理想情况”下,以色列的政治天平也从未真正倾向于一个现代自由民主国家应有的包容与平等。将内塔尼亚胡视为问题的全部,等于无视了支撑他上台并维持其政策的整个社会与政治生态。
写在法律里的排他性
要看清问题的根源,就必须直面以色列这个国家的核心身份认同。自建国之初,以色列就明确将自己定义为“犹太国家”。这不仅是说这个国家由犹太人主导,更深层的含义是,这是一个专门为特定民族群体建立的国家。
2018年通过的“民族国家法”更是将这种排他性用法律条文的形式焊死。该法案明确规定,在以色列这片土地上,实践民族自决权的权利“为犹太民族所独有”。
这等于从法律上宣告,其他民族的权利是次要的。在这种国家核心身份的塑造下,任何可能改变犹太人占绝对多数人口结构的提议,都被主流政治视为对国家生存的直接威胁,因此根本没有讨论的余地。
长达五十八年的占领与隔离
这种建立在排他性身份认同之上的国家理念,在过去长达五十八年的时间里,已经演变成了一套系统性的占领与隔离制度。以色列持续不断地将西岸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在上面修建大量定居点。
于是,一幅怪诞的图景出现了:拥有投票权的以色列公民,和没有投票权的巴勒斯坦邻居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前者享受着以色列的民事法律保护,后者则活在严苛的军事法庭管辖之下,毫无政治权利可言。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政策失误,而是一种制度性的种族隔离。在这样的制度下,政治领导人的更替,根本无法带来真正的变革。因为无论谁上台,都必须在维护“犹太国家”这个排他性框架的前提下行事。
结语
回过头再看加沙的悲剧,就会明白,那不是偶然,也不是某个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它恰恰是以色列国家排他性政策长期发酵、最终走向极端并以最残忍方式爆发出来的必然产物。
内塔尼亚胡只是这个系统推到前台的执行者,他或许加速了进程,或许手段更为极端,但他绝非问题的根源。真正的问题,深植于以色列的国家构建逻辑之中。所以,别光盯着内塔尼亚胡骂了,如果不去审视和挑战那个制造了无数悲剧的深层结构,那么即使换掉十个内塔尼亚胡,加沙的哭声恐怕也难以停歇。
口碑最好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